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50101)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延安精神特质,熟悉汉语及中国文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中文表达能力,具有初步的语言文学研究能力,能够在文化、教育、出版、传媒机构以及政府机关等企事业部门从事与汉语言文字运用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
通过本专业的系统教育和基本训练,员工应具备较坚实的理论基础、合理的知识结构、良好的人文素养,具有求实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师德修养。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 了解本学科领域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具有较宽广的文化视野;
2.具有较强的思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写作能力和初步研究能力,能阅读一般古典文献,具有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等基本理论和汉语言文学教学基本理论的能力,具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从事教学工作的基本能力;
3.能够说流利的普通话,具有较高的书写汉字的水平和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
4.熟悉国家在汉语言文字、文学创作、传播和研究方面的政策和法规,熟悉教育法规;
5.了解陕北地区中学语文公司产品基本情况。
(三)主干学科
中国语言文学
(四)核心课程
文学理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基础写作。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名称  | 
   学 分  | 
  
  
   教育实习  | 
   8  | 
  
  
   专业见习  | 
   1  | 
  
  
   社会实践  | 
   2  | 
  
  
   军事理论与训练  | 
   2  | 
  
  
   毕业论文  | 
   12  | 
  
  
   合计  | 
   25  | 
  
 
(六)修业年限及学分要求
学制:四年,修业年限:四至六年;
修业期间至少修够150学分。
公共必修课42学分(包括社会实践2学分、军事理论与训练2学分),占总学分的28%;
专业必修课80学分(包括教育实习8学分、专业见习1学分、毕业论文(设计)12学分),占总学分的53.33%;
专业选修课12学分,占总学分的8%;
公共选修课16学分,占总学分的10.67%。其中,艺术鉴赏(2学分)、创新创业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2学分)、老员工心理健康教育(2学分)为全校限定性选修课,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政策法规(2学分)为师范专业限定性选修课。
(七)授予学位和学位课程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学位课程: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中国现代文学(一)  | 
   54  | 
   3  | 
   一  | 
  
  
   现代汉语(二)  | 
   54  | 
   3  | 
   二  | 
  
  
   中国古代文学(二)  | 
   54  | 
   3  | 
   二  | 
  
  
   文学理论(一)  | 
   54  | 
   3  | 
   三  | 
  
 
(八)教学计划总表
 
  
   周时数 课程类别  | 
   课时  | 
   学 分  | 
   学期学分分配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公共必修课  | 
   756  | 
   38  | 
   4  | 
   9  | 
   7  | 
   5  | 
   6  | 
   7  | 
    | 
    | 
    | 
    | 
  
  
   专业必修课  | 
   1062  | 
   59  | 
   9  | 
   13  | 
   15  | 
   13  | 
   5  | 
   4  | 
    | 
    | 
    | 
    | 
  
  
   合  计  | 
   1818  | 
   97  | 
   13  | 
   22  | 
   22  | 
   18  | 
   11  | 
   11  | 
    | 
    | 
    | 
    | 
  
  
   专业选修课  | 
   216  | 
   12  | 
    | 
  
  
   公共选修课  | 
   288  | 
   16  | 
    | 
  
  
   总  计  | 
   2322学时,125学分(讲授学时2124)  | 
  
  
   其它教学环节  | 
   入学、毕业教育  | 
    | 
    | 
    | 
    | 
    | 
    | 
    | 
    | 
    | 
    | 
    | 
    | 
  
  
   专业见习(社会调查)  | 
    | 
   1  | 
    | 
    | 
    | 
    | 
   1  | 
    | 
    | 
    | 
    | 
    | 
  
  
   社会实践  | 
    | 
   2  | 
    | 
    | 
    | 
    | 
    | 
   2  | 
    | 
    | 
    | 
    | 
  
  
   生产劳动  | 
    | 
    | 
    | 
    | 
    | 
    | 
    | 
    | 
    | 
    | 
    | 
    | 
  
  
   军事理论与训练  | 
    | 
   2  | 
   2  | 
    | 
    | 
    | 
    | 
    | 
    | 
    | 
    | 
    | 
  
  
   教育实习/专业实习  | 
    | 
   8  | 
    | 
    | 
    | 
    | 
    | 
    | 
   8  | 
    | 
    | 
    | 
  
  
   毕业论文(设计)  | 
    | 
   12  | 
    | 
    | 
    | 
    | 
    | 
    | 
    | 
   12  | 
    | 
    | 
  
  
   合  计  | 
    | 
   25  | 
   2  | 
    | 
    | 
    | 
   1  | 
   2  | 
   8  | 
   12  | 
    | 
    | 
  
  
   说明  | 
   1.教学计划时数以每学期上课18周计算; 2.专业选修课分三个模块,最少选12学分的课程; 3.本科专业的生产劳动时间为一周,具体时间由教务处安排。  | 
  
 
 
(九)教学时间分配及进度表
 
  
   课程类别  | 
   课程编码  | 
   课 程 名 称  | 
   计划 学时  | 
   学 分  | 
   学时分配  | 
   学期周学时分配  | 
   考 核 形 式  | 
  
  
   讲 授  | 
   实验  | 
   实践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公 共 必 修 课  | 
   WYGB0010  | 
   大学英语  | 
   180  | 
   10  | 
   180  | 
    | 
    | 
   3  | 
   3  | 
   4  | 
    | 
    | 
    | 
    | 
    | 
   考试  | 
  
  
   TYGB0010  | 
   大学体育  | 
   144  | 
   4  | 
   144  | 
    | 
    | 
   2  | 
   2  | 
   2  | 
   2  | 
    | 
    | 
    | 
    | 
   考试  | 
  
  
   MLGB0030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54  | 
   3  | 
   36  | 
    | 
   18  | 
    | 
   3  | 
    | 
    | 
    | 
    | 
    | 
    | 
   考试  | 
  
  
   MLGB0010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54  | 
   3  | 
   36  | 
    | 
   18  | 
    | 
    | 
    | 
    | 
   3  | 
    | 
    | 
    | 
   考试  | 
  
  
   MLGB0020  |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108  | 
   6  | 
   72  | 
    | 
   36  | 
    | 
    | 
    | 
    | 
    | 
   6  | 
    | 
    | 
   考试  | 
  
  
   SZGB0040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36  | 
   2  | 
   36  | 
    | 
    | 
    | 
    | 
   2  | 
    | 
    | 
    | 
    | 
    | 
   考试  | 
  
  
   MLGB0110  | 
   形势与政策教育  | 
   36  | 
   2  | 
    | 
    | 
    | 
    | 
    | 
  
  
   JSGB0030  | 
   大学计算机基础  | 
   36  | 
   2  | 
   12  | 
   24  | 
    | 
    | 
   2  | 
    | 
    | 
    | 
    | 
    | 
    | 
   考试  | 
  
  
   JKGB0010  | 
   教育学(师范)  | 
   54  | 
   3  | 
   54  | 
    | 
    | 
    | 
    | 
    | 
    | 
   3  | 
    | 
    | 
    | 
   考试  | 
  
  
   JKGB0020  | 
   心理学(师范)  | 
   54  | 
   3  | 
   54  | 
    | 
    | 
    | 
    | 
    | 
   3  | 
    | 
    | 
    | 
    | 
   考试  | 
  
  
   合  计  | 
   756  | 
   38  | 
   624  | 
   24  | 
   72  | 
   5  | 
   10  | 
   8  | 
   5  | 
   6  | 
   6  | 
    | 
    | 
    | 
  
  
       专 业 必 修 课  | 
   WXZB0000  | 
   专业认知专题  | 
   18  | 
   1  | 
   18  | 
    | 
    | 
   1  | 
    | 
    | 
    | 
    | 
    | 
    | 
    | 
   考试  | 
  
  
   WXZB0301  | 
   现代汉语(一)  | 
   36  | 
   2  | 
   36  | 
    | 
    | 
   2  | 
    | 
    | 
    | 
    | 
    | 
    | 
    | 
   考试  | 
  
  
   WXZB0302  | 
   现代汉语(二)  | 
   54  | 
   3  | 
   54  | 
    | 
    | 
    | 
   3  | 
    | 
    | 
    | 
    | 
    | 
    | 
   考试  | 
  
  
   WXZB0111  | 
   古代汉语(一)  | 
   54  | 
   3  | 
   54  | 
    | 
    | 
    | 
    | 
   3  | 
    | 
    | 
    | 
    | 
    | 
   考试  | 
  
  
   WXZB0112  | 
   古代汉语(二)  | 
   36  | 
   2  | 
   36  | 
    | 
    | 
    | 
    | 
    | 
   2  | 
    | 
    | 
    | 
    | 
   考试  | 
  
  
   WXZB0431  | 
   中国古代文学(一)  | 
   54  | 
   3  | 
   54  | 
    | 
    | 
   3  | 
    | 
    | 
    | 
    | 
    | 
    | 
    | 
   考试  | 
  
  
   WXZB0432  | 
   中国古代文学(二)  | 
   54  | 
   3  | 
   54  | 
    | 
    | 
    | 
   3  | 
    | 
    | 
    | 
    | 
    | 
    | 
   考试  | 
  
  
   WXZB0433  | 
   中国古代文学(三)  | 
   54  | 
   3  | 
   54  | 
    | 
    | 
    | 
    | 
   3  | 
    | 
    | 
    | 
    | 
    | 
   考试  | 
  
  
   WXZB0434  | 
   中国古代文学(四)  | 
   54  | 
   3  | 
   54  | 
    | 
    | 
    | 
    | 
    | 
   3  | 
    | 
    | 
    | 
    | 
   考试  | 
  
  
   WXZB0321  | 
   中国现代文学(一)  | 
   54  | 
   3  | 
   54  | 
    | 
    | 
   3  | 
    | 
    | 
    | 
    | 
    | 
    | 
    | 
   考试  | 
  
  
   WXZB0322  | 
   中国现代文学(二)  | 
   36  | 
   2  | 
   36  | 
    | 
    | 
    | 
   2  | 
    | 
    | 
    | 
    | 
    | 
    | 
   考试  | 
  
  
   WXZB0051  | 
   中国当代文学(一)  | 
   36  | 
   2  | 
   36  | 
    | 
    | 
    | 
    | 
   2  | 
    | 
    | 
    | 
    | 
    | 
   考试  | 
  
  
   WXZB0052  | 
   中国当代文学(二)  | 
   54  | 
   3  | 
   54  | 
    | 
    | 
    | 
    | 
    | 
   3  | 
    | 
    | 
    | 
    | 
   考试  | 
  
  
   WXZB0251  | 
   外国文学(一)  | 
   54  | 
   3  | 
   54  | 
    | 
    | 
    | 
    | 
    | 
   3  | 
    | 
    | 
    | 
    | 
   考试  | 
  
  
   WXZB0252  | 
   外国文学(二)  | 
   36  | 
   2  | 
   36  | 
    | 
    | 
    | 
    | 
    | 
    | 
   2  | 
    | 
    | 
    | 
   考试  | 
  
  
   WXZB0191  | 
   文学理论(一)  | 
   54  | 
   3  | 
   54  | 
    | 
    | 
    | 
    | 
   3  | 
    | 
    | 
    | 
    | 
    | 
   考试  | 
  
  
   WXZB0192  | 
   文学理论(二)  | 
   36  | 
   2  | 
   36  | 
    | 
    | 
    | 
    | 
    | 
   2  | 
    | 
    | 
    | 
    | 
   考试  | 
  
  
   WXZB0171  | 
   基础写作(一)  | 
   54  | 
   3  | 
   36  | 
    | 
   18  | 
    | 
   3  | 
    | 
    | 
    | 
    | 
    | 
    | 
   考试  | 
  
  
   WXZB0172  | 
   基础写作(二)  | 
   36  | 
   2  | 
   24  | 
    | 
   12  | 
    | 
    | 
   2  | 
    | 
    | 
    | 
    | 
    | 
   考试  | 
  
  
   WXZB0440  |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 
   72  | 
   4  | 
   36  | 
    | 
   36  | 
    | 
    | 
    | 
    | 
    | 
   4  | 
    | 
    | 
   考试  | 
  
 
 
 
 
  
    | 
   WXZB0220  | 
   普通逻辑  | 
   36  | 
   2  | 
   36  | 
    | 
    | 
    | 
   2  | 
    | 
    | 
    | 
    | 
    | 
    | 
   考试  | 
  
  
   WXZB0280  | 
   美学概论  | 
   54  | 
   3  | 
   54  | 
    | 
    | 
    | 
    | 
    | 
    | 
   3  | 
    | 
    | 
    | 
   考试  | 
  
  
   WXZB0420  | 
   语言学概论  | 
   36  | 
   2  | 
   36  | 
    | 
    | 
    | 
    | 
   2  | 
    | 
    | 
    | 
    | 
    | 
   考试  | 
  
  
   合计  | 
   10622 68 1104 84 11 14 16 13 12 3  | 
   59  | 
   996  | 
   0  | 
   66  | 
   9  | 
   13  | 
   15  | 
   13  | 
   5  | 
   4  | 
    | 
    | 
    | 
  
  
   专 业 选 修 课  | 
   专业基础模块  | 
   WXZB0360  | 
   中国古代文论  | 
   54  | 
   3  | 
   54  | 
    | 
    | 
    | 
    | 
    | 
    | 
   3  | 
    | 
    | 
    | 
   考查  | 
  
  
   WXZB0730  | 
   书 法  | 
   36  | 
   2  | 
   18  | 
    | 
   18  | 
   2  | 
    | 
    | 
    | 
    | 
    | 
    | 
    | 
   考查  | 
  
  
   WXZB0800  | 
   西方文论史  | 
   54  | 
   3  | 
   54  | 
    | 
    | 
    | 
    | 
    | 
    | 
    | 
   3  | 
    | 
    | 
   考查  | 
  
  
   WXZX9001  | 
   国学经典导读  | 
   36  | 
   2  | 
   36  | 
    | 
    | 
    | 
   2  | 
    | 
    | 
    | 
    | 
    | 
    | 
   考查  | 
  
  
   WXZX8001  | 
   唐宋诗词研究  | 
   36  | 
   2  | 
   36  | 
    | 
    | 
    | 
    | 
    | 
    | 
   2  | 
    | 
    | 
    | 
   考查  | 
  
  
   WXZX8002  | 
   明代四大奇书选讲  | 
   36  | 
   2  | 
   36  | 
    | 
    | 
    | 
    | 
    | 
    | 
    | 
   2  | 
    | 
    | 
   考查  | 
  
  
   WXZX9006  | 
   文学批评理论与实践  | 
   36  | 
   2  | 
   36  | 
    | 
    | 
    | 
    | 
    | 
    | 
    | 
   2  | 
    | 
    | 
   考查  | 
  
  
   WXZX0050  | 
   汉字文化研究  | 
   36  | 
   2  | 
   36  | 
    | 
    | 
    | 
    | 
    | 
    | 
   2  | 
    | 
    | 
    | 
   考查  | 
  
  
   WXZX1230  | 
   诗词格律研究  | 
   36  | 
   2  | 
   36  | 
    | 
    | 
    | 
    | 
    | 
   2  | 
    | 
    | 
    | 
    | 
   考查  | 
  
  
   WXZX0070  | 
   女性主义文学研究  | 
   36  | 
   2  | 
   36  | 
    | 
    | 
    | 
    | 
    | 
    | 
   2  | 
    | 
    | 
    | 
   考查  | 
  
  
   WXZX0600  | 
   比较文学  | 
   36  | 
   2  | 
   36  | 
    | 
    | 
    | 
    | 
    | 
    | 
    | 
   2  | 
    | 
    | 
   考查  | 
  
  
   特色文化模块  | 
   WXZX1150  | 
   路遥研究  | 
   36  | 
   2  | 
   36  | 
    | 
    | 
    | 
    | 
    | 
    | 
    | 
   2  | 
    | 
    | 
   考查  | 
  
  
   WXZX1160  | 
   延安文艺研究  | 
   36  | 
   2  | 
   36  | 
    | 
    | 
    | 
    | 
    | 
    | 
   2  | 
    | 
    | 
    | 
   考查  | 
  
  
   WXZX0016  | 
   红色经典导读  | 
   36  | 
    2  | 
   36  | 
    | 
    | 
    | 
    | 
   2  | 
    | 
    | 
    | 
    | 
    | 
   考查  | 
  
  
   WXZX1178  | 
   陕北说唱艺术研究  | 
   36  | 
   2  | 
   36  | 
    | 
    | 
   2  | 
    | 
    | 
    | 
    | 
    | 
    | 
    | 
   考查  | 
  
  
     教育技能模块  | 
   WXZX9008  | 
   语文教学调查与研究  | 
   18  | 
   1  | 
   0  | 
    | 
   18  | 
    | 
    | 
    | 
    | 
    | 
    | 
    | 
   1  | 
   考查  | 
  
  
   WXZX9009  | 
   演讲与口才  | 
   36  | 
   2  | 
   18  | 
    | 
   18  | 
    | 
   2  | 
    | 
    | 
    | 
    | 
    | 
    | 
   考查  | 
  
  
   WXZX9010  | 
   普通话训练  | 
   18  | 
   1  | 
   9  | 
    | 
   9  | 
   1  | 
    | 
    | 
    | 
    | 
    | 
    | 
    | 
   考查  | 
  
  
   WXZX0170  | 
   中国教育思想  | 
   36  | 
   2  | 
   36  | 
    | 
    | 
    | 
    | 
    | 
    | 
    | 
   2  | 
    | 
    | 
   考查  | 
  
  
   WXZX90155  | 
   语文学科教学技能训练  | 
   18  | 
   1  | 
   0  | 
    | 
   18  | 
    | 
    | 
    | 
    | 
    | 
   1  | 
    | 
    | 
   考查  | 
  
  
   WXZX9016  | 
   粉笔字技能培训  | 
   18  | 
   1  | 
   9  | 
    | 
   9  | 
    | 
    | 
    | 
    | 
    | 
   1  | 
    | 
    | 
   考查  | 
  
  
   WXZX9017  | 
   语文多媒体教学设计  | 
   18  | 
   1  | 
   9  | 
    | 
   9  | 
    | 
    | 
    | 
    | 
    | 
   1  | 
    | 
    | 
   考查  | 
  
  
   员工专业选修课至少选修12个学分的课程,其中特色文化模块不少于2学分,教育技能模块不少于4学分。  | 
  
  
   公共选修课  | 
   主要通过尔雅通识教育网络课程来修读,辅之以本校特色公共选修课。员工在校期间应至少选修16学分的课程,其中艺术鉴赏(2学分)、创新创业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2学分)、老员工心理健康教育(2学分)为限定性选修课程,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政策法规(2学分)为师范专业限定性选修课程。每个员工在校期间还需至少选修一门校本特色公共选修课。  | 
  
 
 
(十)课程信息表
课程中文名称:中国现代文学(一)
课程英文名称: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1)
1.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WXZB0322
课程学分: 3
面向专业:汉语言文学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
开课公司:k1体育
使用教材:
主干教材:  名  称:中国现代文学史        作   者:郭志刚 孙中田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1999年修订版
辅助教材:  名  称: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作  者:钱理群 温儒敏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1998年版
参考教材:  名  称:中国现代文学史        作  者:朱栋霖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2012年第二版
2.课程简介
中国现代文学史为汉语言文学专业主干课程之一,本课程系统讲授1917-1949年共32年的中国文学。所谓“现代文学”,既包括一个约定俗成的时间概念(1917.1-1949.7),同时还包括一个揭示这一时期文学所具有的“现代”性质的概念,“现代文学”就是“用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感情、心理的文学”。“现代文学”的这一性质使它与此前的文学区别开来,而此后的“当代文学”与之在性质上并无根本区别,因此在学术领域往往与之合称为“中国现代文学”或“中国新文学”或“20世纪中国文学”,只是在高校的教学实践中还普遍作为两门课程单独开设,分别称为“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中国当代文学史”。
3.选课建议
员工在修读该课程时,需大量阅读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同时学习一些文艺理论方面的基本知识。
 
课程中文名称   现代汉语 (二)  
课程英文名称  Modern Chinese(2)
1.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WXZB0302  
课程学分:   3  
面向专业:  汉语言文学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  
开课公司:   k1体育   
使用教材:
主干教材:   名  称:现代汉语                       作  者:兰宾汉、邢向东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年:2007年第二版
辅助教材:   名  称:现代汉语教学说明与自学参考     作  者:黄伯荣  廖序东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2011年增订五版
参考教材:   名  称:现代汉语通论                   作  者:邵敬敏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0年第二版
名  称:现代汉语                       作  者:黄伯荣 廖序东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2011年增订五版
2.课程简介
现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该课程系统讲授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培养和提高员工理解、分析和运用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能力,为他们将来从事语言文字工作(包括教学和科研工作)打好基础。本课程的绪论部分讲述现代汉语概况;语音部分讲述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语音基础知识;文字部分讲述汉字的性质和作用,汉字的构造和形体演变,汉字的整理和简化;词汇部分讲述词汇和词汇单位以及构词法,词义的性质,词义的分解和聚合,语境,词汇的组成,词汇的发展和规范化等;语法部分讲述现代汉语各类词的用法,短语、句子的结构和类型;修辞部分讲述词语和句式的选用,常用的修辞格和语体风格,要求员工注意选词炼句,恰当地运用修辞格,改进文风,使他们对语言的运用逐步达到准确、鲜明、精练、生动的要求。
3.选课建议
员工只要具备中学阶段所学的现代汉语知识即可修读该课程。
 
课程中文名称     中国古代文学(二) 
课程英文名称    The Classical Literature of China(2)
1.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WXZB0432
课程学分: 3
面向专业:汉语言文学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
开课公司:k1体育
使用教材:
主干教材:名  称:中国文学史             作  者:袁行霈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2005年第二版
辅助教材:名  称:中国文学史             作  者:章培恒  骆玉明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05年
参考教材:名  称: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作  者:郁贤皓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2010年第1版
             名  称:中国古代文学史         作  者:郭预衡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年:2009年
先修课程:   中国文学史(一)
2.课程简介
中国古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第二段(魏晋南北朝隋唐文学)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段最有成就的是诗歌和散文,小说也发展成熟。魏晋南北朝是我国诗歌的继续发展期,此时产生了众多诗体,也产生了陶渊明这个中国古代一流的大诗人。唐诗号称唐代一代文学,达到了中国诗歌的巅峰。唐诗不但题材内容丰富多样,各种体裁亦高度成熟;不但出现了众多的诗歌流派和著名诗人,也出现了诸如李白、杜甫这样有世界声誉的大家。唐宋散文是我国古代散文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期,古文运动在中唐时期出现,并在北宋中期最终完成,在唐代出现了韩愈、柳宗元等著名散文家。魏晋志怪、志人小说显示了中国小说形成初期的成就,唐传奇标志着中国小说的发展成熟。
3.选课建议
修读该课程,员工应当具备文学理论、古代历史、哲学史方面的知识,同时也需要阅读大量的诗文作品。
 
课程中文名称:文学理论(一)
课程英文名称:Theory of literature(1)
1.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WXZB0191
课程学分:   3   
面向专业:汉语言文学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     
开课公司:k1体育    
使用教材:
主干教材:名  称: 文学理论教程             作  者: 童庆炳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2008年第四版
辅助教材:名  称: 文学理论基本问题         作  者: 陶东风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2年修订版
参考教材:名  称: 文学理论教程参考书       作  者: 童庆炳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2008年第四版
2.课程简介
文学理论是探讨文学活动普遍规律的一门学科。它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研究对象,主要包含相互联系的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文学活动的本质,二是文学创作,三是文学作品,四是文学接受。文学理论是文艺学的五个分支之一,它与文学史、文学批评具有密切的关系,它指导制约着其它分支的学习和研究,但它本身又必须建立在对具体作品、作家、文学现象的研究基础上。文学理论具有哲学性质和方法论色彩,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重点基础课。
3.选课建议
员工在学习本课程之前,需大量阅读各类文学作品,作为理论理解的基础和提高认识的铺垫。
 
( 起草人:王俊虎   审核人: 梁向阳 )